近日浙江省工商局下發通知,為投資類企業的注冊打開了入口:允許企業名稱使用“股權投資基金”字樣,名稱或經營范圍中也可以出現“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等字眼。
按照通知內容,省內各登記機關要與當地金融管理部門溝通協調,按要求及時報送相關企業的注冊信息,不得擅自增設相關企業注冊登記的限制條件。
四月以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行動出臺實施咨詢(下稱專項整治),要求整治期間,全國暫停登記注冊名稱或經營范圍出現跟“金融”相關字樣的機構;對于股權投資、投資咨詢等投資類經營項目,也將暫停登記。
而浙江省工商局的新政策為投資類企業開了口子。
具體來說,浙江省工商局允許企業名稱使用“股權投資基金”或“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其經營范圍核定為“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或“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
另外,允許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出現“資產管理”、“投資管理”字樣,但經營范圍不得核定為“受托財富管理、資本管理、資產投資”等字樣;并在經營范圍后標注“未經金融等監管部門批準,不得從事向公眾融資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等金融服務”。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先證后照”的監管思路,專項整治以后,金融類企業的準入門檻要先由相應金融管理部門審核,再到工商局注冊。
通知還提到,對于非金融機構以及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注冊名稱和經營范圍中,原則上不使用“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理財”、“基金”、“基金管理”、“財富管理”、“網絡借貸”、“P2P”、“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支付”等字樣(金融服務外包除外)。
因為按照專項整治的實施意見,出現前述這些字眼的企業正是整治重點。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凡是使用上述字樣的企業,工商局告訴金融監管部門,列入監管名單,及時識別風險,并持續關注,一旦有違規行為就查處。
不過,財新記者了解到,前述通知下發后,紹興市仍然不能注冊投資類企業。早在1月18日,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曾下發《關于在全市范圍內暫停辦理投資類企業登記的通知》,表示自發文這天起,暫停在企業名稱中核準使用“投資”、“資產”、“資本”等字樣;關于經營范圍,暫停登記“投資”、“股權投資(基金)”、“(互聯網、網絡)金融信息服務”、“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等投資類經營項目。
所以紹興市依舊按照1月18日的文件執行注冊登記辦法。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也明確提到,各地要嚴格落實省政府專題會議精神和本通知要求,不得擅自增設相關企業注冊登記的限制條件。
“工商局采用運動式的方式配合專項整治,實際效果不會太明顯,更妨礙了一些企業正常的注冊行為,”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秦憲茂表示,以“信息技術”等字樣注冊后,再起一個某某寶的互聯網平臺名稱,一樣可以吸引投資者。他認為,經營范圍和名稱的確能起到增信的作用,但是監管的關鍵還是要出臺可操作化的細則。
“經營范圍是否可以加‘投資’都是文字游戲,”一位上海地區律師認為,就算讓你加上“投資”二字,假如你想從事某類投資,還是要獲得相應的資格和牌照
公司轉讓是指,一家公司不需要解散而將其經營活動的全部(包括所有資產和負債)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轉讓給另一家企業(以下簡稱接受企業),以換取代表接受企業資本的股權(包括股份或股票等),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東以其經營活動的全部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向股份公司配購股票。(一)股權轉讓概述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
掃碼關注微信